又一锂电企业IPO成功过会!
发布时间: 2024-12-08 来源:远程大范围扫描定位探测器
产品详细
11月1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发布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拟于主板上市的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杰新材”)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公开披露要求。
也就是说,永杰新材上交所主板IPO成功过会。这是今年过会的第39家企业,同时也是上交所主板时隔8个月后,再次开启IPO上会审核的首家企业。
资料显示,永杰新材成立于2003年8月,前身为东南铝业,于2011年9月改制为股份,并更名为永杰新材。
永杰新材专门干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最重要的包含铝板带和铝箔两大类,主要使用在于锂电池、车辆轻量化、新型建材和电子电器等下游产品或领域。其中,铝板带主要被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的结构件(含电芯外壳、盖板、防爆片、软连接、极耳、PACK箱体等);铝箔主要被应用于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用铝箔,和软包锂电池的封装材料——铝塑复合膜用铝箔。
回溯永杰新材的IPO历程,实际上这是其第三次谋划上市。2007年,永杰新材前身——东南铝业谋划境外上市,实际控制人沈建国的母亲钱玉花、香港超卓(王旭曙持股90%)分别将股权转让给沈建国妻子王旭曙一人持股的境外公司东南集团。但盖茨筹谋最终以失败告终。
此后,永杰新材又将目光转回国内市场,于2012年3月递表上交所,此时的保荐人为东吴证券,但因业绩下滑,其于2014年6月主动撤回了申报。
时隔8年多后,永杰新材再次冲击上交所。其于2022年7月预披露招股书,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23年3月平移递交IPO申请,并于3月3日获得受理,3月23日进入问询阶段。时隔一年多后成功过会,意味着永杰新材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或已不远。
本次IPO,永杰新材的保荐人为东兴证券,拟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4,920万股,不低于这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拟募集资金20.89亿元。以此测算,永杰新材发行市值约为83.56亿元。
本次所募资金,永杰新材将用于年产4.5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箔技改项目、年产10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技改项目、偿还银行贷款项目,以及补充运用资金。其计8亿元将用于还贷及补流,占拟募资额比例超过38%。
另外,12.89亿的资金将投入两个锂电池用的材料技改项目,说明锂电池领域慢慢的变成了了永兴新材的主体业务布局方向。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永杰新材锂电池领域销量占比分别为19.98%、43.38%、37.82%和39.36%,收入占比分别为21.45%、44.21%、40.28%和42.05%,2022年起已成为公司销量和收入占比最高的应用产品系列。
客户方面,作为一级供应商,永杰新材铝板带箔产品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前十大动力锂电池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作为二级供应商,公司铝板带产品已通过锂电池结构件制造商如科达利、震裕科技、长盈精密、合肥力翔等进入了众多全球领先的锂电池制造企业。
此外,永杰新材铝箔产品已进入了明冠新材、璞泰来等国内主要铝塑复合膜生产企业;并随之进入了包括比亚迪、孚能科技、ATL等在内的国内主要软包锂电池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市场地位方面,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出具的证明,2021年-2023年期间,永杰新材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结构件用铝合金板带”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的企业。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3年,永杰新材营业收入分别是63.03亿元、71.50亿元、65.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3.54亿元、2.38亿元。整体呈上涨的趋势,但在2023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在锂电池领域需求持续提升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永杰新材相应产品出货量显著增加,相比2022年和2023年同期出货量分别增长了23.21%和47.40%,因此业绩也明显复苏。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32亿元,净利润1.64亿元。
显然,永杰新材的业绩是看锂电池的“脸色”吃饭,严重依赖于锂电池领域的企业需求。与此同时,永杰新材也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2021年至2024上半年,前五名锂电池领域制造商客户收入占比在73%-78%。
股权方面,沈建国、王旭曙夫妇通过永杰控股控制永杰新材47.86%的股权,同时沈建国直接持有永杰新材20.51%的股权,并通过杭州望汇控制永杰新材0.87%的股权,合计控制永杰新材的69.24%的股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