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金属探测器,地下金属探测器,3D成像金属探测器,远程遥感金属探测器,leyu乐鱼全站官网

澳大利亚觅宝探测器

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地球课堂”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5-30 来源:澳大利亚觅宝探测器

产品详细

  “地球课堂——地震活动与观测中小学生学研实践系列活动”是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传播类项目(项目批准号:42342021),该项目依托单位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合作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活动将以“地震科学”为主题,通过“参观探索”“ 科普讲座”“动手实践”“小论文征文比赛”等方式,向参与的学生普及地震学知识和观测研究地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所学融会贯通。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及利用科学方法探索世界的能力,让在更多的社会大众受益。

  近日,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了“地球课堂”系列活动,有近50名来自北京十一晋元中学的初二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当天,同学们参观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的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该站是依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下属的野外观测研究基地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由白家疃实验园区、观测山洞和鹫峰地震台组成。

  当天,尽管天空飘着细雨,但各项活动依旧有序进行。同学们首先参加了由观测站的王红强和杨家英两位老师带来的一场关于地震的成因、分类以及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讲座。

  讲座活动后,就是实践动手环节了——制作“地震报警器”。两位老师先为我们讲述解答了“地震报警器”的原理和构造,然后现场辅导大家完成制作。

  有同学反馈,“当我和小组成员经过半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地震报警器,按下开关,看到地震报警器红色的灯光发出警报声时,我们真的是特别高兴和自豪!”

  随后,是参观环节,观测站的杨家英老师作为讲解员,带领孩子们参观了站内的张衡地动仪模型,了解地震观测的历史。

  随后,同学们还参观了野外观测站,观看了站内可进行地震、地质、气象等多种观测研究的先进设备。目睹了站内国家级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如何借助仪器记录、分析数据,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严谨和细致。

  活动结束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作为合作单位之一,还向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发起了“地球课堂”主题的征文活动,收集大家此次研学活动的感想、研学报告和研学小论文。全年活动结束后,这些征文将统一参加评选,优秀作品将颁发证书、奖品。

  本次活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也收到许多同学参加活动后的心声,我们挑选了部分同学的感想,分享给大家。

  王梓宁同学反馈,“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地球课堂’活动,是一次难以忘怀的体验,它展现了中国在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也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密切联系。”“我感觉到很荣幸能有机会近距离地观摩和学习这一前沿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这类活动不仅能提升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也能逐步推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柯燕希同学则表示,“在本次活动中,我有幸踏足了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这里不仅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更是我们青少年领略大自然奥秘、了解地质知识、感悟科学魅力的绝佳课堂。”“在临走前,老师还特意让我们每个人带走了一块带编号的岩石作为纪念。”“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实践的重要性。科学不单单是一堆枯燥的数据和理论,更是要求我们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的。只有真正地去实践、去探索,我们才可以真正地理解科学的奥秘,掌握科学的精髓。”

  科学的海洋浩瀚无边,如何让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进而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一直是国家很看重的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专项项目“地球课堂————地震活动与观测中小学生学研实践系列活动”将于2024年内陆续开展,欢迎北京及相关地区的中小学校申请参与此活动。

  “地球课堂————地震活动与观测中小学生学研实践系列活动”项目,包括3个子主题、5个科普讲座课程、4项学研实践项旅行课程(线次征文活动。具体如下:

  通过专家科普讲座和实地参观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高峰头镇的“麦坡地震断裂带风景区”的地震遗址及相应的野外考察,直观地了解地震现象。

  通过科普讲座以及参观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的“江苏东海深井地壳活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观测站”和相关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观测地震和探测地球内部物质组成和构造的方法。

  通过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相对应的科普讲座,了解现代科学家研究地震的方式方法。如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和基于InSAR/GNSS 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开展地壳形变与动力学等。

  让地震学专家走进中小学课堂,通过科普讲座和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震知识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培育学生对地震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系列科普讲座由资深地震学专家主导授课,在讲述基本知识的同时,引入最新研究成果和当前热门科学问题,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科普课程内容由教育专家或一线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的理解能力做相应的调 整,以达到最佳效果。讲座内容围绕上述子主题,计划举办5次左右。

  本线路集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建设。本线路活动内容有:参观实验室科普展板并听取讲解,了解实验室工作架构(学术思路、研究内容和科学目标)、理论基础(“活动地块”和“断层亚失稳”)、 研究应用(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地震应急科考)以及主要研究成果(地震成核条件、短临前兆模型和同震破裂特征等)。并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现代地震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地震科学和探索自然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线路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高峰头镇的“麦坡地震断裂带风景区”。本线)参观环节:通过对地震遗址中发育液化砂涌管、液化砂脉、震裂缝充填构造和同沉积断层等地震引发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观察,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讲述,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通过展板、动画和实际地震记录让学生学习基本地震知识,认识本地区地震活动状况。(2)活动环节:学生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当地地形、地貌、岩石、构造等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测量。

  本线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的“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本路线)参观环节:参观震源物理实验室,近距离观看岩石受压破裂的现场演示实验,触碰取自地下200米的钻井岩芯,探秘地震观测井。漫步观象台后院的地磁场观测区,感受野外科学观测场景的神秘与静谧。(2)讲解环节:播放地震安全相关视频并对内容作点评,开展关于地球地震知识的科普讲座,中间穿插着提问互动环节。(3)动手体验环节:用特制积木搭建抗震建筑模型并在手摇式振动台上做抗震性能的检验,或用发放的套件每人尝试组装一个地震报警器,或体验指南针和小磁铁的互动玩法。

  本线路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的“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本线)参观环节:参观大陆科学钻探井架和钻探技术科普馆,让学生了解科学钻探的工作方式。观察来自地下数千米深的岩心,培育学生认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事物的习惯,认识本地区地震活动状况。(2)讲解环节:通过和地球科学专家走近课堂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地震学、科学钻探和其他地球科学的相关知识以及研究地球的方法,培育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3)活动环节:利用金属探测仪,借助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寻找埋藏在地下的金属物体(宝藏),引导学生理解地球物理勘探的原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和地质学的兴趣。

  在科普讲座活动和学研实践旅行活动结束后,向参与学生发起以“读知识就是力量,讲中国科学故事——探索地球奥秘”为主题的活动感想征集和展示活动。

  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如需组织青少年参加此项活动,欢迎来打电话咨询!